今天一个新闻放上热搜,年近不惑的李先生近日因腹痛难忍进行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里嵌着两根长条形硬物,几番询问下,李先生才说出4年前与人打赌失败后,生吞了两根眼镜腿。之后通过紧急手术,才从十二指肠中把待了4年的两根眼镜腿取出。
这位李先生当真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不顾身体即将面对的痛苦,面对赌局“一不做二不休”,但是这则新闻看着多少还是有些疼的。
但是这位李先生不管怎么看都像是赌徒:
第一,吞下眼镜腿这件事当初就是赌注,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赌局的另一端,他希望博取的应当也是差不多的好处或者对他人差不多的坏处。
第二,吞下眼镜腿之后,这位李先生没有立刻去医院,不管是因为兜里面没钱或者是面子上羞耻,在身体层面李先生又做了一次赌徒那就是带着侥幸心理,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第三,腹痛难忍到了医院,也并没有一开始说明情况,等到检查结果出来了才如实告知,这是他做的第三次赌徒——不说兴许能瞒过去。
尽管想想李先生的境遇挺痛苦的,但考虑到他自己本身所带有的赌徒性质,仿佛他遭这些罪就好理解多了。
不过我好奇的是,当这样一个明显的自我伤害性的赌注摆在面前,是什么让他无法拒绝呢?
从子人格心理学来说,他选择“愿赌服输”的自己、侥幸的自己、遵守诺言的自己、坚持的自己、还有在赌徒群体中的自己。
但他相应放弃的就是重视身体感受的自己、关爱自我的自己、独立自主的自己、不惧众怒的自己或者胆小怯懦的自己。
德国系统排位大师海灵格,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懦弱的文章,大意是:懦弱是同样是在为生命服务,一场残酷的大战之后,往往只有懦弱的人可以活下来,他们看上去贪生怕死,毫无骨气,但他们就总会承担起重建家园的责任。
如果这位李先生内心中的胆小怯懦的自己能站出来说话,那么他就不需要吞下两根眼镜腿了。
如果我们有天也有某个诺言实现不了,或者继续下去会造成很大的损害,那也许我们可以做三件事:
第一,道歉:和他人一声抱歉,毕竟是毁弃了约定是自己,所以道歉是必要的。
第二,拒绝:告诉他人,我不能按照我的诺言来履行约定了。
第三,补偿:如果这位李先生当时跟大家打赌输了,说声抱歉诺言履行不了,但是可以请大家喝酒、吃饭,这样既不伤害身体,也不伤害大家的感情。
这样处理,就算兑现不了赌输诺言,但也不会变得那么复杂而痛苦。
总而言之,小赌怡情,大赌伤身,看来说话确实不错。
最后,愿大家不论输赢都能够爱自己……
热门标签: 如何面对我们难以承受的那些诺言宝妈产后抑郁如何预防讨好型人格如何经营婚姻产后抑郁症如何预防轻度产后抑郁如何治疗
免费向心理咨询师
咨询一个问题
收起来